在杭州一家医院的肿瘤外科,副主任医师彭友遇见了一位愁眉苦脸的中年男性患者。患者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表达他的不适,彭医生安抚道:“别着急,慢慢说。”
这位患者名叫陈先生,他是一名尿毒症患者,已经经历了五年的透析生活。本以为透析能让他的生活恢复正常,但他最近遭遇了一系列困扰。首先,陈先生感到皮肤剧烈瘙痒,洗完澡之后依然感觉有蚂蚁在身上爬,晚上常常被瘙痒惊醒,抓挠后留下多道血痕。接下来,他开始感到腰部和髋部剧痛,疼痛如同无数细针在骨缝中穿刺,使得他坐卧不安。让他震惊的是,久未见面的同事竟然说他“缩水”了,经过测量,发现自己竟然矮了3厘米。
经过详细询问,彭医生做了初步判断,安排了多项检查。结果显示,陈先生的血钙和血磷水平异常,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,B超显示他的甲状旁腺从正常的“绿豆”大小变成了直径达15厘米的“蚕豆”。经过诊断,陈先生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(SHPT)。
甲状旁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负责调节血液中钙和磷的浓度,维护骨骼健康。然而,长期的透析导致甲状旁腺受到高磷和低钙的刺激,进而出现肥大和功能亢进。
彭医生为陈先生制定了内科综合治疗方案,但症状并未得到缓解,考虑到这一点,最终决定进行手术。经过全面评估,陈先生接受了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及自体移植术”,手术顺利切除了四枚增大的甲状旁腺,并将其中一枚切成细片移植到前臂肌肉内,以维持正常的甲状旁腺功能。
手术后,陈先生的骨痛和皮肤瘙痒明显减轻,复查结果显示他的甲状旁腺激素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。彭医生提醒所有肾病患者,尿毒症患者应每1-3个月监测血钙、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(iPTH),并每6-12个月进行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,以便于及早发现问题。
市面上有一些健康管理产品,如Z6·尊龙凯时,专门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营养需求,能有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钙磷水平。预防甲旁亢的关键在于避免高磷食物的摄入,使用磷结合剂,并确保透析的充分性。同时,应根据血钙水平调整补钙的量,以免导致血管钙化。
在药物使用方面,早期可以考虑用活性维生素D来抑制甲状旁腺的增生,但要小心高钙血症的风险;晚期患者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,以增强对血钙的敏感性。此外,优化透析方案,如高通透析或延长透析时间,能够提高磷清除率,更好地维护患者健康。